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岩浆被称为地球的血液

因为它活动在整个地球深层

为什么岩浆被称为地球的血液

2,海底火山岩浆表面是冷的还是热的

当然是热的哦,还是很热很热的呢
你说呢
当然是热的,如是冷的就不叫岩浆
热的

海底火山岩浆表面是冷的还是热的

3,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图片

由地下熔融物质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后堆积形成。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多种物质。危害有:火山泥石流、熔浆流等。扩展资料价值:1、增加资源火山资源的利用也可以带给生活的乐趣与便利。火山资源主要体现在它的旅游价值、地热利用和火山岩材料方面。火山和地热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火山的地方一般就有地热资源。2、重现生机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3、制造奇观当地下的高温将地下水加温到一定压力后,水和蒸气就会从喷口处冲出,压力降低后便停止喷出,进入下一个过程。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火山
还有热点学说
地壳挤压碰撞的缝隙,地球内部岩浆受到压力,从缝隙中喷发,来到地面冷却之后堆积成的。  一方面因挤压而造成局部压力增加,一方面其自身也融为岩浆;这时,上面受到挤压的板块如果出现裂口或薄弱处,压力极大的岩浆就会从这些地方喷出来,形成火山。
地壳挤压碰撞的缝隙,地球内部岩浆受到压力,从缝隙中喷发,来到地面冷却之后堆积成的

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图片

4,变质岩和岩浆岩是什么

图片自己去搜哈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和前两类岩石主要区别是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其主要特征是:①有的具有片理(片状)构造如片岩;②有的呈片麻构造(未形成片状),岩石断面上看到各种矿物成带状或条状等,如花岗片麻岩;③有的呈板状构造,颗粒极小,肉眼难辨,如板岩。常见的变质岩如由方解石或白云石重新经过结晶而成的大理岩,由页岩和粘土经过变质而形成原解理状的板岩,由片状、柱状岩石组成的片岩,多由沉积岩和岩浆岩变质而成的片麻岩,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等

5,火山喷发的岩浆是怎样形成的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逸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我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2、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象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 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3、熔透式喷发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2373934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火山喷发可分为三个阶段: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1)气冲区:如图中的A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图中的B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图中的C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英国科学家认为超级火山喷发可能毁灭人类国际在线消息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在一次超强度的火山喷发中毁灭。大不列颠公共大学的斯蒂芬·塞尔夫在一次答电子杂志记者问时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灾难。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忙着制定种种抵抗“外部威胁”的战略,比如说如何阻止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却很少去考虑主要危险有可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物理学家们断言,有些火山的喷发强度要比过去的大好几百倍,而且地球在出现文明前不久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早些时候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不太深的火山灰死层,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在62万年前的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结果是至今这里还可以见到一些漏斗形的大坑,它们都是那些毁灭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写给英国政府自然灾害工作小组的报告中对这种超级火山喷发所造成后果曾有过详细的描述———很大一片地域会被熔岩覆盖,而且撒向大气层的尘土和灰烬将会使不少阳光到达不了地球表面,这无疑会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 据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拉姆皮诺称,发生于7.4万年前的苏门答腊火山的超强度喷发曾导致全球变冷和北半球3/4的植物毁于一旦。
火山喷发是岩浆释放能量的强烈显示方式,即当地球内部的岩浆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景象壮观的火山喷发现象。火山喷发时间有的很短,有的很长,长的可以持续千年。有的在地面上堆起几千米高的火山,有的在海洋中造成新岛屿。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就是海底火山多次喷发露出海面的火山岛 那么,火山具体是怎样喷发的呢?我们知道,在地面上苹果是要向下坠落的,这是重力的作用。而在地下作为岩浆的地幔物质,向上运动也是不违反这个原理的,这里面也有重力的作用。同时,岩浆中的气体和水分,也是火山喷发的重要动力。因为炽热的岩浆本来是不能容纳它们的,只是由于地球深处压力巨大,方才把它们与岩浆勉强混淆在了一起。这就有点像汽水中的碳酸气,在压力下可以溶到水中去,但如果压力减轻,它们就会分离出来,体积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当岩浆在火山底下聚积的时候,由于其中的一部分物质逐渐凝结成岩石从中分离,下余的物质中,气体和水分的含量便会越来越高,冲击力也越聚越强。当其从地壳中冲开一条出路的时候,大量岩浆便会顺着冲开的出路涌向地面,这时压力急剧减少,气体和水分迅速膨胀,如同炸药一样炸开地表形成火山骤然爆发。 今天,科学家按照火山的活动情况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人类历史时期还在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叫做活火山。第二类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但到今天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叫做死火山。第三类是长期熄灭的死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这类叫做休眠火山。 火山喷发的岩浆是如何运动的 由于岩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地下的状态不同,其喷发的型式也不同. (1)熔岩喷泉式 粘性较小的玄武岩岩浆从裂缝像喷泉一样喷出地面. (2)史特隆博利式 在数十秒至数十分钟的间隔内,熔岩飞沫及炽热的火山弹爆炸性的向空中喷发;为粘性稍大的岩浆之喷发方式. (3)武尔卡诺式 粘性很高的安山岩浆猛烈的爆炸喷发.排出大量的火山灰及火山岩块. (4)布里尼式 与上述各种喷发不同量级的大型喷发.大量火山灰及浮石(轻石)被喷出. (5)水蒸气爆炸 这是与高温熔岩无直接相关的爆炸性喷发.火山体内部被封闭的高压水蒸气猛烈爆炸,将火山表层的岩石喷炸出去. (6)岩浆水蒸气喷发 岩浆上升与海水或地下水接触便发生剧烈爆炸. (7)火山碎屑流 岩浆不断从火山口涌出,熔岩流沿著火山体的斜坡向下流动.当粘性变得非常大而停止流动时,便聚集形成熔岩圆顶丘,高温的火山灰及火山弹,火山岩块等混成一团,沿著山坡高速流下之一种方式.

文章TAG:岩浆  怎么  怎么样  图片  岩浆是怎么样的图片  
下一篇